米乐app下载
  • 60 多年经验
米乐app下载
  • 全球纺织品解决方案供应商
米乐app下载
  • 3500+知名客户

米乐app下载:中国大科学装置在世界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来源:米乐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5-11-15 21:59:31
m6米乐app官网下载:

  在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人的关怀和支持下,中国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开放,以及基于这些装置的研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快速的提升,面对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世界上占有了一席之地。根据周总理1972年9月的指示,以原子能研究所一部为基础,在1973年2月建立了高能物理研究所。“文革”结束后,刚复出就在1977年9月部署中国高能物理人才的培养。全力支持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设,并于1984年10月来到高能所,为对撞机奠基。4年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按期建成,不超预算,并迅速达到设计指标。1988年10月,再次来到高能所,参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落成典礼,并发表《中国要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著名讲话。小平强调:“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么多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不仅这个工程,还有别的高科技领域,都不要失掉时机,都要开始接触,这个线不能断了,要不然我们很难赶上世界的发展。”20年来,中国大科学装置的发展历史完全证明了高瞻远瞩的论断,中国科学院的广大科学技术人员面对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不断凝练科学目标,用自己的顽强拼搏和艰苦奋斗实现了小平的殷切期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20年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成功运行和对外开放取得了丰硕成果。以我为主的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获得了?子轻子质量精确测量、R值测量、发现新共振态等一系列重大科学成果,在?子-粲物理实验研究领域取得世界领头羊,形成了国际研究热点。与此同时,对撞机“一机两用”,成为中国诸多学科的同步辐射大型公共实验平台,涵盖生命科学、凝聚态物理、纳米科学、材料科学、资源环境、地球科学、高压物理、化学化工、微电子和微机械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结果。高能所正在发展成为基于大科学装置的多学科交叉前沿的大型研究基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还为我国的大科学装置的建设、运行、开放和科学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培养了一大批科研、工程、技术上的支持和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为我国大科学工程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相关领域高技术的发展,包括高频、微波、精密机械、核探测技术、快电子学、自动控制、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核成像、核医疗等。高能物理的国际合作,使得高能所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中国在国际互联网的第一个带点,并在90年代初引进和推广了页,对于中国IT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党和国家领导人格外的重视高能物理和先进加速器技术的持续发展。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两次听取了中国科学院的汇报,并批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2004年1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动工建设,总投资6.4亿元,建设期5年。BEPCII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双环交叉对撞技术,主要性能将提高100倍。大型探测器北京谱仪进行了全面改造。经过高能所全体的团结拼搏和无私奉献,在全国许多单位的全力支持下,于今年7月高质量地完成了BEPCII工程的建设任务,不超预算。调试工作进展顺利,很快就创造了这个能区加速器亮度的世界纪录。改造后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将在其工作能区继续保持世界领头羊,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高能物理实验装置之一。该工程在建设中采用了大量新技术,许多已经实现产业化。

  20年来,中国大科学装置的建设积极面对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前沿,不断凝练科学目标,从当初的主要面对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研究的大型专用装置逐步扩展到多学科交叉前沿的大型研究平台和重大科学技术公益设施。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大幅度的增加了对大科学装置建设和运行的投入。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确定了最近两个“五年计划”大科学装置建设的方案。国家发改委组织和领导了大科学装置建设的实施,并积极研究和完善相关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

  中国科学院承担了大部分大科学装置的建设、运行和开放任务。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10年正是我国大科学工程快速的提升和硕果累累的10年。这些大科学工程许多已经圆满完成建设任务,投入运行和开放,取得大批创新科技成果,在建项目进展良好:

  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于2000年4月动工,投资2.935亿元,今年7月通过国家验收。

  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于2000年10月动工,投资1.65亿元,去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

  大天区多目标望远镜LAMOST,2001年8月开工建设,已完成硬件安装,各项指标已达到设计要求。

  上海光源SSRF,2004年12月动工,总投资12亿元,已调束出光,预计按期于明年中验收。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去年1月由科技部批准立项,10月动工,投资2.5亿元。这是以我为主的大型国际合作。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去年7月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总投资6亿元。

  此外,还有合肥同步辐射装置二期、遥感飞机、长短波授时系统、神光高功率激光试验装置、中国西南野生种质资源库、武汉生物安全实验室(P4)、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网等。这些大科学工程装置已经或正逐步形成多学科交叉的国家综合性科研基地,并不断取得新研究成果。按照“地域上分散、区域内集中”的大科学装置建设全国布局指导思想,逐步形成依托大科学装置群的5个综合研究中心(北京、上海、合肥、兰州、广东)以及1个天文观测网络。

  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的经验和我国大科学装置的发展实践表明:作为一个国家科研基础设施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的集中体现,大科学装置是支撑基础科学前沿研究和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的公共平台,其建设和运行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核心、原始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高低。大科学装置慢慢的变成了现代科学技术诸多领域取得突破的必要条件,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必不可少的科学技术基础设施,是建立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大型科研基地的重要条件,并成为众多高新技术的源泉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摇篮。

  回顾我们20年来在小平这篇著名讲话指引下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坚信在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大科学装置的建设、运行、开放和研究工作一定能实现持续发展,面对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作出更大的贡献。